BIO x ICT = Precis.Med.
計畫起源與目的
臺灣在電子資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之產業發展已具堅實基礎,在人工智慧(AI)、5G、物聯網、區塊鏈等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政府考量全民健康福祉之需求,以大數據進行精準健康產業佈局,推動全齡精準健康,針對健康、亞健康、罹病、失能各階段,妥善運用健康相關之數位資料及技術,盤點法規缺口之待解決議題,並研議對應方案,以推動精準之預防、診斷、治療及照護等策略及商業模式,同時帶動相關產業之發展。
而臺灣推動精準健康產業期能發揮ICT優勢加值健康產業,對於未來健康醫療上無論是早期檢測、健康大數據、影像與基因資訊處理、輔助醫師決策、健康監測管理、智慧穿戴式裝置的發展都將受惠。臺灣如何利用資通訊ICT技術做好跨領域整合溝通、數據資料整合,是臺灣開創精準健康與多元農業產業新局之關鍵。國家經濟產業發展,有賴紮實的人才基礎作為後盾,除了具備專業研發能力外,亦需要具有跨領域整合之實務應用能力。有必要進一步規劃精準健康跨領域人才之培育計畫;延續過去建立的人才培訓基礎上,配合臺灣創新產業發展強化大專院校培養更具有跨域整合與國際競爭力的人才。
培育具獨立開發力之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
開設精準醫學、數位科技及創新創業團隊培訓課程,進一步建立業界見實習制度、產學合作;
期待學員透過不同教學形態的課程及活動,全方位發展成為培育精準醫學看領域人才。

人才培育課程地圖
執行團隊

張佳琪 教授
計畫主持人/跨領域學院院長/
高齡健康管理學系
專長:老人護理、智齡設計、失智症照護

蕭宇成 副教授
共同主持人/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主任/生醫光機電研究所/
史丹佛GFIT國際認證導師
專長:生醫光電、生醫感測技術、顯微技術、醫學材料

吳介信 教授
協同主持人/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藥學系
專長:藥理學、分子生物學、基因治療學

康峻宏 教授
協同主持人/醫工院院長
專長:生物訊號處理、非線性分析方法、人工智慧醫學醫用

劉德明 教授
協同主持人/醫資所所長
專長:醫學影像處理、生物資訊、醫療資訊標準

高淑慧 教授
協同主持人/醫技系系主任
專長:細胞能量測定儀、基因檢測、胚胎培養、共軛焦顯微鏡